在江苏沭阳的生产基地,一卷卷银光闪烁的镀锡板正被打包成箱,贴上目的地标签——欧洲、东南亚、中东……这不是普通的钢铁制品,而是被业内称为“马口铁”的高端金属包装材料,广泛应用于食品罐、饮料罐、化工桶乃至电子元器件封装。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江苏友富薄板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友富),正悄然完成一场从“性价比供应商”到“全球高端供应链关键节点”的蜕变。
2025年前8个月,友富出口量同比增长30%,收汇金额同步跃升30%。这一组看似平静的数据背后,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细分赛道上一次极具战略意义的突破:在欧美高端市场门槛森严、东南亚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夹击下,一家中国民企不仅站稳了脚跟,更开始引领行业价值重构。
一、高端市场的“破壁者”:从性价比到技术话语权
马口铁,学名镀锡钢板,虽属钢铁深加工产品,却因对表面光洁度、耐腐蚀性、冲压延展性等指标要求极高,长期被视为金属材料领域的“精密工业品”。过去,全球高端市场长期由日本新日铁、韩国浦项、欧洲安赛乐米塔尔等巨头主导,中国企业多以价格优势切入中低端市场。
但这一格局正在被打破。近两年,友富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份额实现跨越式增长。在意大利,这家中国企业已进入多家知名食品包装企业的二级供应商体系,并正向一级核心供应商迈进;在越南和印尼,其产品成为多个国际饮料品牌本地化建厂的首选材料供应商。
变化的不仅是地理版图,更是客户结构。过去,选择中国马口铁的企业,往往出于成本考量。而如今,越来越多高端客户主动接洽友富,原因不再是“便宜”,而是“够好”。
“我们去年开始测试友富的CA级镀锡板,结果超出预期。”一位欧洲包装企业采购负责人透露,“他们的板形控制、镀层均匀性和深冲性能,已经可以与我们原有国际供应商媲美,但交付周期更短,服务响应更快。”
这种转变的背后,是友富在过去几年持续高强度的技术投入。2023年底,公司自主集成的25万吨/年电镀铬薄板生产线正式投产,成为国内首条完全由民营企业自主设计、自主成套的同类产线。该生产线不仅填补了企业在TFS(镀铬铁)产品上的空白,更实现了与电镀锡产品共线柔性生产,大幅提升了产品组合能力与交付弹性。
“电镀锡和电镀铬是金属包装的‘双子星’。”友富总经理梁泽鹏表示,“TFS在饮料罐、食品罐盖等领域有独特优势,环保性更强、成本更低。我们两条腿走路,才能真正覆盖全球客户需求。”
而更大的技术跃迁显然已来。2025年,投资5亿元建设的连续退火生产线投产,实现从BA级(普通级)到CA级(超深冲级)产品的全覆盖。这意味着,友富将有能力供应用于高端奶粉罐、化妆品罐等对材料性能要求极为苛刻的产品,正式叩开全球顶级包装品牌的“核心供应商”大门。
二、 信任经济:比技术更难复制的竞争壁垒
如果说技术创新是打开高端市场的“钥匙”,那么客户关系管理则是让合作持续深化的“润滑剂”。
在友富的海外战略中,销售团队的角色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“接单员”。他们是一支兼具技术理解力与服务意识的“客户伙伴”,定期走访欧洲客户,深入生产一线,了解材料在实际冲压、焊接、涂布工艺中的表现,收集反馈,反向推动工艺优化。
“我们不是把货卖出去就结束了。”友富外贸总监聂大信介绍,“我们关心客户的良品率、设备损耗、甚至他们的终端消费者反馈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供应链中可信赖的一环。”
这种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服务模式,在地缘政治波动加剧、全球供应链频繁重构的今天,显得尤为珍贵。当价格不再是唯一变量,稳定性、协同性与信任感,便成为决定合作深度的关键因素。
“现在很多国际客户选供应商,第一看技术达标,第二看交付可靠,第三看响应速度。”聂大信说,“我们负责欧洲的技术客服团队,能做到24小时内响应问题,72小时提出解决方案,高效响应客户需求。”
正是这种“软实力”的积累,让友富在2024年全球马口铁贸易壁垒频发的背景下,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。当年,欧盟、巴西、印度相继启动对华马口铁反倾销调查,短期引发订单抢签潮,但也让许多低端出口企业面临长期风险。而友富凭借高端产品定位与深度客户绑定,不仅规避了低价竞争陷阱,反而借机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。
据“我的钢铁网”数据,2024年中国镀锡板出口总量达171.36万吨,同比增长20.54%,但出口均价却同比下滑433.59美元/吨。这组矛盾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多数企业仍在靠“量”增长,利润却被价格战吞噬。而友富的“量价齐升”,恰恰说明其已跳出低端循环,进入“高附加值、高客户黏性”的良性轨道。
三、产业链纵深: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
友富的国际化,不只是把产品卖到国外,更是一次对全球金属包装产业链的深度参与与价值重塑。
传统上,中国钢铁企业出海多以“成品输出”为主,处于价值链末端。而友富正在尝试一条新路:通过技术协同、服务嵌入与本地化响应,逐步向产业链中上游延伸。在东南亚、在中东、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友富正在探索产业链合作新模式。
这种模式的深层逻辑,是将“卖材料”升级为“提供解决方案”。当产品成为系统的一部分,替换成本将指数级上升,客户关系也由此固化。
与此同时,上游的协同也在加强。作为多弗集团旗下企业,友富得以整合集团在高端装备制造、金融资本、跨境物流等方面的资源。母公司持续投入,不仅用于产线升级,更用于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平台,实现从订单、生产、物流到回款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,极大提升了国际客户的信任度与合作效率。
“我们不只是一个工厂,我们是一个能提供稳定、可靠、可预测服务的工业伙伴。”多弗集团主管实业的李振宇副总裁如是定义友富的定位。
四、盈利能力跃升:高质量增长的实证
市场的突破、客户的升级、产业链的深化,最终体现在财务表现上。
截至2025年8月底,友富薄板出口量同比增长30%,收汇金额同步增长30%。这一“量价齐升”的成绩单,在钢铁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、利润压缩的背景下,堪称亮眼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其盈利结构的变化。据行业测算,2024年民营企业马口铁平均毛利约396元/吨,较2023年下滑近30%。而友富凭借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与精细化运营,整体毛利率逆势上扬,部分CA级产品毛利率接近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。
这背后,是产品结构的优化: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从2022年的不足20%,提升至2024年的45%以上;是客户结构的升级:国际高端客户贡献营收比例突破60%;是运营效率的提升:通过冷连轧机提速改造、双机架平整机组升级,单位能耗下降12%,成材率提高3.5个百分点。
“我们不做‘大路货’,也不打‘价格战’。”梁泽鹏说,“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金属包装领域‘小而美、专而精’的标杆企业。”
五、中国智造的“新范式”,构筑真正护城河
回望友富的出海之路,它没有选择盲目扩张产能,也没有陷入低价倾销的泥潭,而是走出了一条“技术驱动+客户深耕+产业链协同”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在全球制造业“再工业化”与“近岸外包”趋势下,中国企业的出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单纯的成本优势正在消退,唯有技术、服务与信任,才能构筑真正的护城河。
友富的故事告诉我们,即使在一个看似传统的领域,只要敢于投入研发、精于客户管理、善于整合资源,中国企业依然可以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
一卷马口铁,厚度不过零点几毫米,却承载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千钧重量。它不仅是包装材料,更是一张“中国智造”的名片,正随着货轮与班列,驶向世界每一个角落。
当越来越多的“友富”出现在全球产业链的关键节点,中国制造业的未来,便不再是“世界工厂”的旧叙事,而是“全球价值创造者”的新篇章。